作者:台大醫院 李柏青醫師

最近健保署說:「國人十幾萬筆電腦斷層(CT),其中恐有四成白做,沒有發現明顯病灶」。民眾聽在耳裡想必感到忿忿不平,難道大家都白白接受輻射劑量了嗎?(當然健保費可能也白花了?)在不預設立場下,「你所不知道的影像醫學」詢問了好幾位放射科專科醫師,並將第一線專家們深思熟慮過的答案統整如下,提供給粉專的朋友們參考。

醫師A:真實醫療太多時候診斷不可能一蹴可幾,就像考選擇題,醫師必須一個一個把比較不可能的答案(診斷)劃掉,電腦斷層扮演的正是這個排除角色。比方說,中風病患來急診一定會接受電腦斷層來排除腦出血(對中風治療至關重要),裡面超過六成早期不會看到異常,但可以說這些陰性檢查一點都不是浪費。

醫師B:台灣的陰性率沒有特別高啊,有文獻指出加拿大大型醫院急診非創傷性病人頭部電腦斷層陰性率高達八成多,這只是一個例子,其他歐美國家也有類似狀況,陰性率上升是廣泛採用精密檢查的必然結果,台灣的醫師把關的其實還不錯。

醫師C:呼應前面的說法,可能會有人想說「既然陰性率高就少做一點省錢啊」,然而精密檢查減少不可避免的會提高誤診的機率,這在全世界都一樣,搞到最後或許成本還更高。一樣舉個例,二十幾年前,電腦斷層不多,盲腸炎主要靠醫師手觸診來診斷,結果即使在世界頂尖的哈佛醫學院,開刀進去也有四分之一(23%)病人其實盲腸正常,也就是讓病人白挨刀了。到了西元兩千年附近,幾乎每個盲腸炎都會去做電腦斷層,看似多花了檢查費,可是誤診的比率降到百分之一左右,總體對病人還是好的。這時你把檢查砍掉,相信誤診率又會悄悄爬上來,受害的是誰呢?

看完這些專家的意見,有沒有跟小編一樣頭暈了呢?其實精密檢查的合理使用一定可以增進患者福利,至於「合理的量」在哪,往往是個醫病間的翹翹板,很難用單一的簡化數據去衡量,需主管機關謹慎評估才是。

 

 

參考資料:
Emerg Radiol. 2005 Dec;12(1-2):44-6.
Radiology 2010; 256:460–465
Radiology. 2013 Mar;266(3):783-90.

 

※ 若要轉載本文,請註明文章出處為「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衛教網站「幸輻知識+」」,並附上網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