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處公告
六十大關「肌少症」 篩檢、預防存「肌」本
文/陳榮邦教授、錢本文副教授
歌仔戲國寶小明明、台泥辜董事長、台積電張董事長等名人跌倒意外,令人心驚,也提醒眾人,跌跤意外不可小覷。跌倒原因很多,除了不專注、暈、中風、心臟病發、地滑、昏暗…等,更可能與肌力相關,尤其六十歲以後,極有可能成為「肌少症」(Sacropenia)候選人。肌肉量與肌力下降不僅容易跌倒,跌倒後造成骨折、甚至死亡風險皆增加。家有長輩若走路速度慢、沒有氣力,可及早篩檢、排除其他病因。年輕人也不該輕忽,應及早存「肌」本,預防肌少症。
什麼是「肌少症」? 其最早在1989年被提出,顧名思義,即為肌肉流失的意思。 當一個人肌肉量減少40%則可能造成死亡。 根據2010年歐洲老年醫學暨肌少症工作小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所提出的定義,針對65歲以上其肌肉量下降、肌力衰減以及生理表現下降等三項指標,用以診斷「肌少症」。當肌肉量減少、肌肉間脂肪增加,而造成活動力下降、容易疲倦、影響身體功能,擔心跌倒、容易跌倒,造成骨折、住院等惡性循環,進而大幅提高疾病、死亡風險,數據顯示肌少症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達2.3倍,這也是醫療照護支出重要負擔之一。
造成肌少症的原因包括年齡等多重因素,一般而言,30歲以後每年肌肉量會減少,60歲則是大關卡,此後肌肉量及張力更是迅速下降,75歲以上加速最快。研究指出,在香港肌少症盛行率在70歲以上的女性約7.6%,男性為12.3%。 根據萬芳醫院超過3千人對象的研究可知,20至70歲即便是身高體重指數(BMI)維持正常的情況下,體內組成份仍有明顯脂肪增加、肌肉減少的趨勢,平均脂肪增加約3%且肌肉量減少約2%,其中女性40歲及男性60歲後改變幅度最為顯著,然而「就是因為體重沒改變,所以一般人都沒發現」。
除了年齡,活動力不足亦是造成肌肉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美國營養學研究,年輕人只要28天不動,小腿就會流失約500克的肌肉量,健康老年人只要10天不動,流失量達1000克,而生病老人住院三天就流失了1000克,因此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幾乎都有肌少症;另一個常見的是發生在癌症病人的削瘦症(Cachexia),係指體重減少5%或BMI少於20%加上體重減少2%或肌少症加上體重減少2%的患者,主要是癌症疾病及其治療,可能造成脂肪消耗、蛋白質流失、食慾減少等一連串反應,通常肌肉量下降較迅速的癌症病人,存活期也較短。 以萬芳醫院臨床回溯分析為例,同樣是第四期的腸癌病人,2-4年間肌肉量下降較少的病人,與下降較多的病人,前者存活時間比後者長許多。因此,「養肉」、適當營養以提昇肌肉量,也是癌症病人提昇存活期的重要關鍵。
除此之外,肌少症也與骨質疏鬆相關。由於肌肉量不足,可能因此跌倒、又併隨骨疏,造成骨折,導致後續照顧、疾病及死亡風險提高,或因為骨折無法活動,造成更嚴重的骨鬆。 因此即便年輕時運動多,反應能力快,但若中老年後未培養肌力,更可能因認知反應快、但肌力不足配合反應,造成嚴重跌倒後果。
肌少症診斷,參照EWGSOP建議分為三個層面評估: (1)生理表現;(2)肌力表現;(3)肌肉量多寡,分別以步行速度、手抓力以及雙能X光吸收儀(DXA)進行評量。 簡單而言,針對60或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當步行速度小於每秒鐘0.8公尺(目前已有五秒鐘走完四公尺的設計,更方便檢查),以及用抓力器量測手抓力(左右手垂直抓各三次),男性低於26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時,即表示手抓力及走路速度不足,便需要進一步檢測肌肉量,肌肉量的檢測有多種儀器,臨床則需要透過雙能X光吸收儀(DXA)估算四肢的肌肉質量最正確。過去手抓力、走路速度測試皆在臨床科進行,而肌肉量檢測則需另外轉診至放射科,目前台灣已有醫院設置一站式檢測,可至放射科完成所有檢測,可減少年長者來回奔波的不便性。
肌少症為連續性的肌肉量及張力減少症後群,一般民眾可簡易自我檢測,採取坐站走試驗(TUG,timed “up and go”),基本上從坐到站立,再走三公尺, 如果超過12秒 ,跌倒風險可能增加。 若年長者發現走路速度、反應力愈來愈慢,應進一步篩檢,並排除其他疾病因素,若確診為肌少症,更應該要積極透過飲食、運動等培養肌力,減少跌倒風險,也減少自肌少症開始增加的醫療費用支出。 年輕人也不得不慎,應提早儲存「肌」本,且持續保持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尤其50歲以後,千萬不要經常久坐不動,仍必須維持定量的運動,例如每天一萬步,上、下半身肌力皆需訓練,畢竟跌倒與否與上下半身是否平衡、肌力足夠相關;即便飲食清淡,仍須適當的蛋白質和維生素D,以預防肌肉大量減少。